现场图片及相关报道

9月28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莱州市专场——凝心聚力谋发展 再创莱州新辉煌。莱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忠彦,莱州市发展改革局局长李涛峰,莱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李俊良,莱州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局局长尹善国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胶东在线:今年莱州市在银海化工园区建设方面投入力度很大、推进速度很快,具体情况以及未来前景如何?

莱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刘忠彦:

莱州银海化工产业园于2019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化工园区,批准起步区面积5平方公里,相比其它园区,具备三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园区西临昌邑下营化工园区,南临平度新河化工园区,距离莱州港50公里,距离荣乌高速15公里,即将完工的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也将为园区发展带来极大便利。二是土地优势。园区远离居民聚居区、医院、学校,没有村庄搬迁压力,21.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内,国有出让和国有划拨土地20.2平方公里,土地平整连片,便于项目落地建设。三是绿电优势。正在规划的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可与园区绿电交易联动,每年为园区提供清洁电量300亿千瓦时。

为确保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2020年,莱州市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完成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总规》和《控规》,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海洋化工、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低碳烯烃等产业。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成立以来,把银海化工产业园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一方面,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是全速推进土地收储。1个月内完成了起步区7362亩盐田资产评估并签订补偿协议,2个月内完成了起步区所有盐田地上附着物清表平整和4家企业拆迁任务,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二是全面铺开设施建设。3个月内完成了“两纵三横”5条主要道路路面建设、路灯安装、行道树栽植及园区边界封闭等工程,新修沥青道路14.8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900盏;园区至荣乌高速专用路(岳海线)、至莱州港专用路(掖海线)两条外联道路列入2022年全省第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各项审批手续正在加快办理,确保年内开工;总投资1.7亿元的日处理1万方污水处理厂已于6月份开工,目前完成主体工程70%,预计10月底完工,年内具备运营条件;留驾水库到园区供水工程已铺设管线20.7公里,留驾水厂预计11月底完工,届时园区将新增日供水2万方。截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9.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5%。

另一方面,全力推进产业项目。一是加快化工企业退城入园步伐,研究制定了《莱州市化工生产企业搬迁入园实施方案》《银海化工产业园产业发展指引》,聘请专家组对入园项目进行评审把关,目前,金嘉环保、烟台致美等8家企业通过入园评审,项目总投资30.2亿元。二是加强园区推介招商,盯紧央企国企、龙头企业、上市企业,瞄准120余家目标企业开展“敲门”招商,先后在杭州、南京召开化工产业招商恳谈会,梳理储备在谈项目18个,其中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生物发酵法年产1万吨月桂酸项目等过1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43亿元。

下步,莱州市将把银海化工园区作为莱州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和新引擎,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和招商工作。一是继续推进园区内新建道路,建设银海桥等20座桥涵及洪沟疏浚工程,开工建设供水厂、天然气门站、公共管廊等基础设施。二是开工建设岳海线、掖海线,打通园区至高速路和港口的南北陆路通道。三是加快入园项目建设,金嘉环保年产24万吨硫酸项目确保年内完成设备安装;鼎坤化工年产10万吨氨基磺酸和30万吨硫酸镁项目确保年内开工。年内确保5家搬迁入园项目企业开工建设, 年内1家投产。8家入园企业全部竣工达产后,年新增产值约70.5亿元,年上缴税收税金约7.2亿元。四是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以精细化工为方向,加强与化工行业大型龙头企业的对接洽谈,争取尽快落地一批高端化工产业链项目,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色高端方向发展。目标到2026年,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凤凰网:今年烟台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莱州发展,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协调区域发展支持莱州市崛起的意见》,《意见》涉及哪些领域?有哪些含金量高的政策?莱州又将如何抢抓优势、加快发展呢?

莱州市发展改革局局长 李涛峰:

《意见》共包括5个方面,提出了“紧抓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将‘新能源、新材料、新港口、新城市’作为培育莱州市新经济增长极的实施路径和重要支撑”的指导思想,明确了莱州市“到202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6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的主要目标。

《意见》中提出的5项支持政策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要素保障方面,提出在能耗、排放、土地、林地、海域使用等指标方面给予莱州支持,支持协调解决银海化工产业园、临港临电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莱州区域海上光伏和海上风电项目形成的能源增量烟台留成部分,全部配置莱州用于非“两高”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推进方面,支持莱州开发渤海海上风电基地项目;支持莱州申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支持银海化工产业园通过省级复审,帮助招引央企国企及实力雄厚的民营化工企业入驻银海化工产业园。创新试点方面,支持莱州创建山东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推荐莱州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申报省级新能源领域增量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争取山东省光伏研究中心和实证基地设在莱州。资金扶持方面,支持莱州对入库项目在债券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支持莱州申请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科技人才方面,支持莱州加大各类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干部上下挂职交流,支持申报省、市各类领军人才项目,支持建设黄金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建设一所高职院校。

下步,莱州将加快培育新动能、重塑新优势,努力实现莱州新一轮振兴崛起。一是推动新能源发展迸发更强动力。抢抓国家实施“双碳”战略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重大机遇,引进培育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全产业链,到2026年,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二是推动新材料产业实现更快突破。充分发挥园区区位优势、土地优势、资源优势和绿电优势,聚力引进一批高端化工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链项目,加快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和全产业链发展。三是推动新港口布局集聚更大优势。依托莱州港和华电电厂,加快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临港临电产业园,到2026年,莱州港港口吞吐量达到2500万吨。四是推动新城市建设迈上更高能级。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设施,实现品质城市与美丽乡村协调发展,擦亮“千年古邑、厚德莱州”城市品牌,展现城市生长蓬勃向上的力量。

大众网:在当前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作为一个资源依赖型城市,莱州在黄金、石材、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进展如何?下步的重点突破方向和措施是什么?

莱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 李俊良:

黄金作为莱州传统主导产业之一,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黄金储量居全国县级市首位,探明黄金储量3000多吨,保有储量2656吨,黄金年产量基本稳定在20吨左右,2021年实现产值近300亿元,占据了莱州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近年来,莱州致力于改变过去“挖矿卖金”的传统模式,确定了资源集约化、矿山绿色化、开采智能化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加快黄金产业转型升级。下步,将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快矿权整合。在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焦家金矿、新城金矿“三大矿”全部实现复工复产的基础上,以“三个一批”任务落实为抓手,年内将原有的18个采矿权压减至8个、32个探矿权压减至18个,整合后采矿能力将由1305.6万吨/年提升至1863.6万吨/年,位居全国首位。二是突出项目引领。突出山东黄金、汇金矿业、瑞海矿业三大龙头,重点推进山东黄金投资83亿元的焦家矿区资源整合开发项目、投资11.2亿元的朱郭李家金矿5000吨/日采选项目;汇金矿业投资43.8亿元的纱岭金矿项目;瑞海矿业投资71.3亿元的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累计年产黄金可达50吨以上。三是拉长产业链条。抓好在手的山金重工、山东黄金建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同时围绕上下游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在新能源矿山、装备制造、精密加工、尾渣综合利用等全产业链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力争2026年黄金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莱州的石材产业有着辉煌的过去,石材加工已有40多年历史,石材总储量30多亿立方米,曾是国内最大的花岗岩、大理石产地之一。围绕推进石材产业生态绿色发展,莱州确定了“开采数字化、加工园区化、项目标准化、产业无废化、修复生态化”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石材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矿权出让。加快国有平台公司依法取得矿权步伐,力争年内完成3个矿权挂牌出让,启动建设2个矿山,推进绿色生态矿山建设。二是加快园区建设。规划打造总面积19.21平方公里的绿色建材产业园,按照“集约、高效、环保”原则建设标准化厂房,高标准推进“园中园”建设,打造智慧数字化园区;加快推进会展中心建设,满足石材展示、会展活动等多功能应用。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荒料交易、绿色建材、 高端会展、循环利用、石材雕塑、创意设计等全产业链提档升级,到2026年,石材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重塑“中国石都”品牌。

机械制造产业是莱州的传统优势产业,涵盖汽车零部件、小型工程机械、木工机械等领域,小型工程机械和刹车盘产量占据全国份额70%以上。下步,莱州将坚持“绿色、智能”发展方向,以链条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一是积极补链强链。针对莱州缺少核心部件生产企业的问题,依托整车市场优势,引导企业通过引进合作伙伴、兼并整合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重点培育壮大变速箱(变矩器)、液压件等重点零部件生产企业,提升配套企业层次。二是加强自主创新。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打造智能工厂,推广8家以上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推动机械制造向新能源转型,引进电驱、电池制造,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坚持集群发展。鼓励企业联强发展、集聚优势,打造特色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瞄准链主企业,争取新引进落地2—3家国内知名企业,打造国内知名的小型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区。组建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秩序,综合运用环保、安全等措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水母网:在城市建设方面,莱州提出了“向西向海”的发展框架,今年莱州在城市更新、城西区建设方面投入力度很大,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相关情况如何?

莱州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局局长 尹善国:

莱州作为首批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历来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城市更新是“十四五”期间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对此,莱州市精准实施城市体检,高标准规划了古城区、老城区和外围区域三大更新圈层、19大更新片区,主要是完善提升科教文卫等公共配套,实施路网、排水、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生长力”。今年,莱州重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三大工程:点上,重点打造鼓楼街片区。该片区自古以来就是莱州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今年6月份入选省级试点,面积1平方公里,总投资18.85亿元,计划用2年时间,把历史上有名的、市民群众怀念的钟鼓楼、景阳门进行复建,将牌坊、石板路进行复原,配套绿化、停车场等设施,挖掘商业、人文、历史资源,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恢复片区的市井烟火气息,传承莱州千年的历史文化记忆。线上,加快雨污分流设施建设。为解决城市内涝,方便群众出行,计划用2年时间,投资16.4亿元,对21条、共46公里主次干道,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配套设施升级,消除城市内涝。目前项目已全面启动,今年年底前将完成17公里,全面建成后将实现雨水、污水分流分排,彻底告别“城市看海”的问题。面上,分批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今年莱州投资近2亿元,正在对3个镇街、66个小区进行改造,完善水电气暖等设施、改造停车位、安装充电桩、升级大环境,实现老旧小区靓度、温度“双提升”,让群众更具获得感和幸福感。

莱州的城西区域靠近大海,东临中心城区,滨海临城区位优势明显,是莱州市由“临海城市”向“滨海城市”发展的先行示范区。但目前来看,该区域的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功能布局不清、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基础设施配套落后等问题。为此,莱州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拓展西部”的发展目标,加快实施“向西向海、拥湾发展”战略。今年,莱州按照“滨海度假地·乐享生态城”的总体定位,确定了“西海岸新城、康养新城、文体新城”城西区三大组团的功能布局,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是生态立区。一方面,对历史上开矿形成的粉子山区域进行整治,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作。另一方面,对该区域的河套公园进行改造提升,实施河道清淤、景观升级等工作,提升周边环境品质。同时,对贯穿城西区域的南阳河下游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亮化、美化,打通滨海与城市内部的生态廊道。其次是交通兴区。主要是在城西区开展“两纵四横”道路建设改造工程,南北方向实施省道218三城线绕城段改建和西部滨海路建设,东西方向实施北苑路、海港路、文化路及掖虎路西延工程,进一步拓展区域路网,打通城西区交通干道,更加方便群众出行。最后是设施强区。规划建设高职学院、新高中、实验学校等教育设施,以及新疾控中心和市慢性病防治院新院区、昶济康养医院等医疗设施的配套建设。通过以上工程的逐步推进,城西区的环境将得到有效提升,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有力促进中心城区与西部滨海区域的融合发展,拉开向西向海发展的大框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